6月3日消息,据财联社报道,当地时间周四(6月2日),俄罗斯工业和贸易部表示,受制裁影响的俄罗斯在2022年年底前将限制包括氖气在内的各种惰性气体的出口,以加强其市场地位。
据了解,在半导体制程当中需要用到众多纯度要求不一的惰性气体,氖气就是其中一种,可用于KrF镭射以曝光。除了氖气,氪气、氙气等惰性气体也同样被用于半导体制造过程当中。
据相关估计,俄罗斯占全球惰性气体供应量的30%。该政府文件称,现在只能根据工业和贸易部的建议,根据政府的决定进行惰性气体出口。俄罗斯政府称,俄罗斯过去向日本和其他国家供应的惰性气体,在12月31日前只有在获得国家特别许可的情况下才能出口。
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之后,全球惰性气体的主要来源地乌克兰的惰性气体的生产就遭遇了中断。
资料显示,整个乌克兰供应的氖气约占全球的70%,乌克兰也供应全球约40%氪气和约30%的氙气。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乌克兰的两家氖气大厂Ingas公司和 Cryoin公司就宣布了停产,这两家公司占据了全球约45%-54%的半导体级氖气产能。
随着乌克兰供应的终端,由此也引发了半导体业界的恐慌,以及氖气等惰性气体的价格暴涨。
虽然在乌克兰氖气等半导体制程所需的惰性气体供应出现问题之后,台积电等头部晶圆制造厂都表示已经做好了提前准备,并拥有氖气的“安全库存”,同时采用多个来源供应。但是,随着俄罗斯这个惰性气体生产大国也开始限制出口,或将进一步扰乱全球半导体供应链。
而俄罗斯此举,或是针对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台湾地区对于俄罗斯制裁的反制策略。
继今年2月下旬,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俄罗斯进行制裁,禁运了包括半导体、计算机、电信、信息安全设备、激光器和传感器等技术及产品。随后,欧盟、日本、中国台湾等地区相继跟进了针对俄罗斯的制裁。这也使得俄罗斯采购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芯片受到了限制,同时俄罗斯本国设计的芯片的委外代工也同样受到了限制。今年3月31日,美国财政部还宣布了对俄罗斯科技和网络相关的实体与个人实施制裁,其中就包括了俄罗斯最大芯片制造商Mikron。这也进一步打击了俄罗斯本土的芯片制造能力。
俄罗斯工业和贸易部副部长Vasily Shpak周四也通过该部门的新闻处向媒体表示,此举将为“重新布局那些已经被打破的全球供应链并建立新的供应链”提供机会。
编辑:芯智讯-浪客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