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地时间3月4日,台积电宣布对美国新增1000亿美元投资,新建3座新晶圆厂、2座先进封装厂以及一个研发中心。对此,有中国台湾产业界人士批评称,台积电做法“欠考虑”,使台湾丢掉了“王牌筹码”。也有观点认为,台积电此举将导致在台湾的建厂资金被挤压,同时毛利率和盈利也都将受损。
中央大学台湾经济研究中心CEO吴大任认为,台积电与美国政府谈判时,没有考虑中国台湾的处境,应该让政府或经济部去谈,纳入整体经济利益去谈判。但是,现在是台积电自己和美国政府谈,等于被各个击破,中国台湾因此也失去了一张最重要的“王牌”,台积电增加在美国投资,并没有换到其他好处,非常可惜。
中国台湾前经济部长尹启铭也表示,这件事对台积电有三项不利影响,首先是会排挤台积电在台湾的建厂资金,其次是会导致台湾产能占比减少,最后是会导致利润减少。从中国台湾政府的角度来看,则是经济安全双重损失。
对此,台积电在宣布扩大美国投资后,发布新闻稿表示,此举主要是应对客户的需求,以达到美国生产制造经济规模效应,目前在中国台湾的投资计划不变,对日本、德国投资计划也会持续进行。值得一提的是,3月5日,台积电扩建高雄P4、P5厂环评大会召开,并最终获得了审查通过,后续可以开始执行相关建厂程序。同时,台积电还强调,公司的股息政策不变,未来将继续致力于年度和季度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且稳定成长的每股现金股息。
兆丰国际投顾副总经理黄国伟表示,台积电若在美国大幅扩厂,产能必须能满足订单需求,否则将影响台湾厂的供需平衡。此外,美国厂的成本预期比台湾高出4倍,对台积电的基本面毛利率不利。
尽管外界质疑加码投资美国可能导致毛利率受压缩,但台积电仍对其长期毛利率抱持乐观态度,强调将维持53%以上的水准,同时,公司也重申将持续稳定增加股利。
台新投顾副总经理黄文清认为,台积电在美国扩大投资至少可以化解中国台湾半导体相关的关税危机。不过他也强调,台积电美国设厂将影响获利,如何控制海外建厂成本是未来重要的课题。虽然短期股价可能会震荡,但中长期而言,台积电在AI领域仍具有领先地位,其成长性值得期待。与扩大赴美相较,接手英特尔的决策才会让市场更担忧。
天风证券分析师郭明錤则认为,台积电此举“短空长多”,是一场双赢的谈判,美国政府很清楚自己要什么,台积电则在美国政府的需求与商业利益中,为股东创造最大利益。未来对台积电而言,最重要的仍是市场需求及先进制程技术能否保持领先。
对于台积电扩大赴美背后的原因,除了美国政府胁迫、关税问题及客户要求之外,半导体知名分析师陆行之则在Facebook上表示,可能还有两点:一方面是台湾生产了很多低毛利高单价产品出口到美国,加速了对美贸易顺差,但很多顺差产品没赚多少钱,现在美国找台积电这个高毛利的企业出来顶罪,而台积电虽然美国客户占比超过70%,但很多半导体产品没有直接或间接输出到美国市场;二是,中国台湾“缺电”可能也是台积电扩大赴美投资的另一考量,中国台湾政府死守“非核”的利弊得失,似乎仍有待商榷。
编辑:芯智讯-浪客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