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捷关闭苏州工厂的背后:是市场变了?还是投资环境变了?

1月10日晚间,芯智讯独家报道了硬盘巨头希捷关闭苏州工厂、大幅裁员的事情,随后众多媒体纷纷转发,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而希捷关闭苏州工厂背后的原因却令人深思。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希捷关闭苏州工厂属正常调整

14日夜间,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通过官微就此事对外通报称,希捷苏州关闭是希捷集团基于整个市场变化和集团自身产能状况作出的正常调整。

希捷关闭苏州工厂的背后:是市场变了?还是投资环境变了?

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在通报中说,希捷苏州关闭是集团优化运营效率、整合资源和控制成本的组成部分。希捷苏州关闭是希捷集团基于整个市场变化和集团自身产能状况作出的正常调整。希捷集团在中国工厂的产品以磁头驱动的传统硬盘为主,但是目前新型固态硬盘已经占据了市场主要份额且呈逐年上升态势,加之硬盘应用的电脑等终端产品的需求降低,导致近几年苏州公司和无锡公司的订单持续减少,产能严重过剩。希捷苏州2015年外贸进出口额19.2亿美元,2016年的进出口额12亿美元左右。希捷集团考虑到优化运营效率、整合资源和控制成本的必要性,进行相应战略调整。

据希捷苏州的声明显示:关闭公司是出于持续优化运营效率的考虑,本次提早解散希捷苏州是希捷集团2016年7月宣布的缩减全球生产规模,以更好地适应现在及未来市场需求的措施之一。从去年7月至今,希捷集团已在全球范围内采取了几次类似的行动。

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相关部门在获知希捷苏州关闭消息后,始终关注希捷苏州相关动态情况,多次走访和协调企业有关工作,围绕具体事宜与企业管理层进行多次反复沟通,在确认关闭消息后,高度重视并积极跟进和应对关闭事项,确保关闭过程依法依规。一方面,指导企业依法依规完成相关程序,做好员工遣散预案。另一方面,要求企业切实依法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在通报中称,目前,希捷苏州职工情绪稳定,终止劳动合同的手续正在有序办理。截至1月14日中午12时,提前解散终止劳动合同的1900名员工中已有1214名职工按照公司的计划办理了离职手续。

HDD市场大幅下滑并不是希捷撤离苏州的直接原因?

而希捷之所以关闭中苏州工厂并且进行裁员,其根本原因可以说是全球PC市场低迷,HDD机械硬盘市场大幅下滑,还有中国制造成本的不断提升。但是,此次导致希捷关闭苏州工厂的直接原因并不是HDD市场下滑以及工厂亏损方面的问题。

首先苏州工厂是希捷全球最大的HDD组装中心,而且苏州工厂也并未出现亏损,而是处在盈利状态。

其次,目前希捷也并没有放弃HDD市场的意思。希捷在无锡的工厂仍然保留。并且在2015年希捷还启动了泰国呵叻工厂的扩张计划,投资4.7亿美元扩大一半产能增加2500名员工,希捷投资泰国三十多年来保持稳定增长,仅近十年就启动了8个新项目,投资近20亿美元,员工总人数超过1.64万。而希捷之所以选择在泰国设厂,主要原因还是当地的成本相比国内更低。

由此可见,HDD市场下滑并不是导致希捷撤离苏州的直接原因。虽然希捷为了提高利润率,确实有可能会提前采取一些措施,但是不至于直接将苏州工厂全部关闭。

近日,网上的爆料显示,“希捷与苏州税务部门的纠纷”才是导致希捷撤离苏州一个直接原因。

希捷与当地政府的恩怨

这可能要追溯到2年前当地税务部门追缴希捷15亿的漏税事件。2015年的时候,当地当税务部门认为希捷在2007到2013年逃税了。

我们先来看苏州政府补征的理由:代工环节利润率低于集团利润率。但是这个理由并不合理。

首先,希捷是科技企业,在美国总部的研发投入不但免税还有政府资助,整体集团利润率高于大陆苏州代工厂是正常的,凭什么苏州工厂要按照集团整体的利润里交税呢?这明显是不太合理。

其次,希捷采用的是国家法律并未禁止的避税手段,算不上是逃税,只能算是合理避税。

因此,当地政府让希捷补缴税款,希捷当然不同意。网上有知情人士称“当时谈判现场局面非常僵化,希捷甚至以关停苏州的工厂相威胁,可惜税务也不是吃素的,不为所动”。

双方经过谈判,最终博弈的结果就是希捷补缴2.25亿美元税款,约合15亿元人民币。并且希捷还跟当地税务部门达成了APA预先缴税协议,每年增加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约4亿元。似乎是将当初招商引资的合同和契约抛到了九霄云外。

当地政府如果觉得希捷避税不合理,那么就应该去想办法修订法律,规范合同,堵塞漏洞,建立能留住企业的环境,成立符合企业健康发展的辅助及管控机构。而不是通过行政手段,逼迫对方按照全球利润水平补征,还要签协议预定未来多交,这样坐地起价。

上述公告还可以在江苏国税局网站找到,希捷提交给美国SEC的文档中也有提及。此事最后江苏政府及希捷双方还各自发表了感言,希捷首席财务官及执行副总裁欧马立先生表示,希捷江苏将认真履行协议要求,承担起应尽的纳税义务。他同时对江苏省国税局在APA谈签中所做的积极努力和提供的帮助表示感谢。

显然,吃了这么大一个亏的希捷并不会真的感谢当地政府,不然也不会APA还没有到期,就直接关闭工厂了,这等同于撕毁协议,并且是不计成本,这种姿态挑明了是对之前的协议不服,不计成本撤离。

不计成本撤离的背后

据说这已经成为当前美企、日企的共识:要想办法离开大陆,不计成本,能脱身即可。年前听一朋友说,长三角一日资企业要撤离,也是受到了重重阻拦,最终是机器设备全部没有处理就撤走了,可见当前大陆商业环境之差,外资出逃之严重。

97金融危机以前,众多日美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把企业纷纷从印尼泰国迁移到成本低的大陆,当年泰国人收入是我们的三倍。二十年风水轮流转,现在因为大陆高房价、高人工成本和税务成本,这些外资企业又慌不择路大逃离,比当年逃离东南亚更甚。外资和民企是大陆制造业中最核心的部分,也是三十年来改开沉淀的精华所在。如今,在不断高喊的“国企改革”、“万众创新”、“工业4.0”、“产业转型升级”、“智能制造”的声浪声中,确实有很多企业成功转型升级,但是更多企业被高税收、高人工、高房价逼走,原有的产业链被打破,整个制造业的众多配套工厂和作坊的倒闭,最终导致成千上万人失业。

编辑:芯智讯-浪客剑

0

付费内容

查看我的付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