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下旬,福建宏芯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宏芯投资)宣布,宏芯基金将以每股6欧元现金(相比爱思强过去3个月加权平均股价溢价约51%,合计金额约为6.7亿欧元)要约收购德国半导体厂商爱思强(AIXTRON SE, AIXA GR)。
根据收购协议,宏芯投资拟斥资6.7亿欧元(约合49亿元人民币),收购爱思强约65%的股份。宏芯投资由中国商人刘振东控股,其持有该基金51%的股份,其余股份由厦门博灏投资有限公司(Xiamen Bohao Investment)持有。
据悉,收购方宏芯投资专注于投资集成电路及相关产业链,首期基金规模二十亿人民币,投资者多来自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宏芯基金表示,通过本轮收购,未来爱思强将更加深入中国市场,同时其产品线、产能也会得到快速提升,进军全球集成电路设备产业第一梯队。
随后在9月份,这一收购案获得了德国经济部的批准。但是在10月下旬,德国经济部又以新出现的“安全相关消息”为由撤回了对收购案的批准,并开始重新审查这笔交易。
中国资本“加速入侵”,导致德国产生恐惧?
据媒体猜测重新审查这笔交易的真实原因是由于中国资本的“加速入侵”以及可能的“技术外流”导致了德国政府的不安。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迄今为止,德国累计已有约200家企业被中国投资者并购。其中,2002-2012年的十年间,收购德企数为59家,2013-2015年,分别为25、36、39家,而今年仅上半年就收购了37家,交易总值达到108亿美元,创下历史纪录。德国成为今年以来中国最大的投资目的国。
今年5月,中国家电企业美的集团宣布斥资50亿美元,收购德国最大机器人公司库卡公司(KUKA)。后者是全球四大机器人公司之一。这已引起了德国官员的特别注意,并试图设置阻碍。不过由于美的提供了更具竞争力的收购价格,同时在劳工方面的“稳定性承诺”,最终才得已获得通过。根据协议,从现在到2023年,被美的收购之后的库卡将可以维持现有的总部、工厂规模、员工人数等不变。
但是收购爱思强案或许没有这么幸运。急剧上升的收购数量,已前所未有地激起了德国保护主义情绪。这个西方工业强国担忧,中国资本的入主,很可能将引发德国技术流失和转移。
正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爱思强案在受到德国政府阻挠的同时,美国政府也出手了。
美国出手阻止中国公司收购爱思强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财政部2日发表声明,总统奥巴马已发布总统令,阻止中国福建宏芯基金收购德国半导体公司爱思强,称这一交易可能威胁美国国家安全。
财政部当天在声明中说,奥巴马的这一决定基于美国外国在美投资委员会的评估。总统令要求禁止中国企业收购爱思强及其美国分支机构。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2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福建宏芯基金收购德国半导体公司爱思强是正常的商业并购案件,应按照商业原则和市场规律加以实施和把握。中方不希望外界对这起正常的商业活动赋予过多的政治解读,更不应对其进行政治上的干扰。
爱思强到底“强”在哪?
资料显示,爱思强公司是德国知名芯片制造商,成立于1983年,主营半导体行业沉积设备供应。公司为全球客户提供基于化合物、硅基和有机半导体的电子和光电子器件制备的技术解决方案。前述器件目前广泛应用于显示、信号、照明、光纤通信系统、无线和移动通信应用、光学和电子存储设备、计算、以及一系列其他尖端应用领域。
公司旗下产品范围包括可在各种不同尺寸和材料的衬底上沉积材料薄膜的客户定制化系统,主要包含四类技术。第一,用于光电子和电力电子领域的沉积技术,包括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可沉积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用于LED、电力电子、光电子器件的生产。第二,用于OLED(有机物发光二极管)等有机电子领域的薄膜沉积技术,包括聚合物气相沉积(PVPD)和有机物气相沉积(OVPD);第三,用于薄膜封装的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技术,同时PECVD技术还被应用于沉积复杂的碳纳米结构(碳纳米管、碳纳米线、石墨烯)。第四,用于逻辑器件和存储器领域的化学气相沉积(CVD)和原子层沉积(ALD),可在直径300mm以上的晶圆上沉积薄膜以制备存储芯片。
值得注意的是,业内人士介绍,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第一类MOCVD将被广泛使用于沉积化合物材料以制备逻辑器件。
不过目前爱思强的经营状况却十分糟糕。根据之前公布的报告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的3个月期间营收较2015年同期下滑47%,至2140万欧元,同期净亏损扩大至1550万欧元,而去年同期为950万欧元。在第一季度令人失望的财报公布的4个月前,这家设备制造商失去了其最大的客户,遭受了创立16年以来最艰难的一天。去年12月,爱思强表示中资集团三安光电(Sanan Optoelectronics)取消了订单,迫使爱思强削减了全年销售指引,其股价当日暴跌43%。今年3月,爱思强正式宣布出售股权,欢迎投资企业竞购。
小结:
近两年半导体行业的并购不断,在国家对于半导体产业大力扶持的背景下,很多的中国资本也开始出海并购,仅2015年中国资本海外并购就超过了20多起,宣布并购案例总金额达到了171.4亿美元,但这只占了全球半导体并购总额的不到12%的份额。显然,所谓的“中国资本威胁”其实有些危言耸听。而且,中国半导体企业现在并购的都是二三流或者是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的公司,对于国外真正高大上的企业,中国企业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并购。或许正是由于国外政府出于“政治因素”的刻意阻挠,以及中国资本对此因素的担忧,这也直接导致了2016年中国资本海外半导体并购数量和金额出现了大幅下滑。
编辑:芯智讯-浪客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