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鑫存储16nm DRAM已量产,下一代15nm DRAM制程也在研发中

传长鑫存储已量产DDR5,良率达80%左右

2月12日消息,据韩国媒体ZDnet Korea援引TechInsights的报告称,中国DRAM厂商中国长鑫存储(CXMT)正在加速开发下一代DRAM,该公司并没有按照原计划为首款商用的DDR5产品采用17nm制程技术,而是采用了更先进的16nm制程技术。此外,长鑫存储的下一代15nm制程技术也在现有制程基础上进行开发当中,目标是在2025年内开发完成,并最快在2026年下半年实现商业化的目标。

报道称,TechInsights近期拆解了中国内存模组厂商光威(Gloway)近期所发布的DDR5模组(16GBx2 DDR5-6000 UDIMM),结果在该产品中发现了16个由CXMT生产的16Gb的DDR5內存芯片。经过分析认为,长鑫存储的16Gb DDR5芯片尺寸为66.99mm²,位元密度为0.239Gb/mm²,电路线宽估计为16nm。长鑫存储将此产品定名为“G4”,与上一代G3(18nm)相比,DRAM单元尺寸缩小了20%。相较之下,韩国三星、SK海力士等公司在2016年发表的16nm DRAM制程技术,则将其定名为「1y」制程技术。

报导指出,长鑫储存此前主要生产的产品是采用17~18nm制程的DDR4、LPDDR4X等较成熟产品。但是2024年11月,该公司首次发布了LPDDR5产品。此外,在2025年稍早成功达成了DDR5商业化的目标。此,有消息指出长鑫存储对于此次DDR5所采用的G4制程非常有信心。如今事实证明,长鑫存储下一代DRAM制程开发的速度比原计划的要快。

TechInsights 表示,长鑫存储一直在同时开发17nm和16nm的制程技术,在开发出17nm制程技术之后,又紧接着完成16nm制程技术的的开发。因此,首款商用的DDR5产品不是采用G4的17nm制程技术,而是采用了更先进的16nm制程技术。

另外,长鑫存储的G5原计划发展15nm制程技术,但受限于美国加重先进半导体制造设备的出口限制,在无法引进EUV先进制造设备情况下只能暂缓。不过,随着技术开发的成熟,预计利用现有设备长鑫存储也足以开发和量产下一代制程,因为即便是美光的13nm DRAM制程技术也没有采用使用EUV。

2019年,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开发出了称为“1z”的15nm DRAM制程技术。目前两家公司都致力于定名为“1b” 的12nm DRAM制程技术量产。虽然韩国和中国之间的DRAM制程技术仍然存在着差距,但随着中国的技术进步,其差距已经越来越小。

TechInsights 强调,长鑫存储的G5制程技术预计在2025年年底开发完成,2026年一旦完成样品,预计下半年就能看到G5制程技术的产品上市。不过,一开始的良率可能不会太好。而且,即便技术仍持续开发中,但长鑫存储仍存在挑战。因为接下来更先进的DRAM制造除了需要EUV等曝光技术外,还需要几种先进的生产设备,包括高深宽比HAR和低温蚀刻等,这些设备也因美国限制规定而难以取得。因此,中国方面目前正积极推行制程优化和先进制程设备的国产化,以期望能突破此一瓶颈。

编辑:芯智讯-浪客剑

0

付费内容

查看我的付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