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台积电2nm制程良率已超60%! 3月23日消息,据外媒wccftech报道,台积电正计划将第一批2nm测试晶圆快速交付给客户,并表示台积电2nm制程的良率已经超过了60%,预计明年苹果iPhone 18系列所搭载的A20系列处理器才会采用台积电的2nm制程代工。2025年3月23日
业界 台积电董事刘镜清:从未讨论过入股英特尔,也不会成为“美积电”! 3月19日,针对持续已久的台积电将入股英特尔晶圆代工业务并负责运营的传闻,中国台湾发展委员会主任、台积电董事刘镜清正式回应称,台积电董事会从来没有讨论过这个议题。2025年3月20日
业界 传谷歌携手联发科开发TPU芯片,预计明年在台积电生产 3月18日消息,据美国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报导,谷歌(Google)正准备携手联发科开发下一代张量处理单元(TPU),该芯片预计将于明年开始在台积电生产。这也意味着,联发科将分食原本由博通提供的谷歌TPU设计服务订单。受该消息影响,博通3月17日股价一度下跌约4%,但随后跌幅收窄至0.53%。2025年3月18日
业界 传三星2nm制程将于5月进入量产,自研Exynos 2600处理器首发 3月13日消息,由于三星未能及时量产自研的Exynos 2500处理器,使得Galaxy S26系列旗舰智能手机目前只有配备高通 Snapdragon 8 Elite处理器的版本。但是据据Fnnews 报道,三星最新的基于其2nm GAA制程的Exynos 2600处理器将会在今年5月进入量产。2025年3月13日
业界 传台积电已向英伟达、AMD、博通提议,共同经营英特尔晶圆代工业务 3月12日消息,据路透社援引四名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晶圆代工大厂台积电已经向英伟达(NVIDIA)、AMD和博通(Broadcom)发出提议,希望与这些企业一起成立合资公司,入股与英特尔(Intel)的晶圆代工业务,台积电将负责晶圆厂的运营,但是台积电持股比例不会超过50%。2025年3月12日
业界 2024Q4全球晶圆代工市场:中芯国际第三,晶合集成 升至第九! 3月11日消息,近日TrendForce集邦咨询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全球晶圆代工产业呈两极化发展,先进制程受益于AI服务器等新兴应用增长,以及新旗舰智能手机AP和PC新平台备货周期延续,带动高价晶圆出货增长,抵销成熟制程需求趋缓冲击,使得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前十大晶圆代工厂商合计营收达384.8亿美元,环比增长9.9%,再创历史新高。2025年3月11日
业界 台积电2月份营收574.36亿元,同比增长43.1% 3月10日消息,晶圆代工大厂台积电公布了2月份营收数据,该月合并营收为新台币2,600.09亿元(约合人民币574.36元),较1月份环比减少11.3%,较2024年同期增长43.1%,创下历史同期新高。累计2025年前2个月合并营收为新台币5,532.97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39.2%。2025年3月10日
业界 歧视“非东亚”员工?台积电在美被起诉,今年4月将开庭! 3月10日消息,全球最大晶圆代工厂厂商台积电在美国面临歧视和敌视“非东亚”员工和性骚扰等多项指控,并将于4月8日在美国联邦法院开庭审理。台积电对这些指控予以否认。2025年3月10日
业界 魏哲家:台积电扩大对美投资是因客户需求!台湾还将再建11座厂! 3月6日下午,台积电董事长兼总裁魏哲家与中国台湾省省长赖清德一起召开记者会,针对日前台积电宣布对美国增加1000亿美元投资,新建3座先进制程晶圆厂、2座先进封测厂和1座研发中心一事进行了说明,同时也说明了政府对此的态度。2025年3月7日
业界 台积电扩大对美投资,但并未消除对台加征“芯片关税”威胁 3月6日消息,据外媒wired报道,虽然近日台积电与特朗普政府共同宣布了将对美国投资增加至1650亿美元,但是此举并不会消除美国对中国台湾生产的芯片“加征关税”的危险,并且特朗普政府即将加征的这些关税也可能适用于包含这些芯片的电子设备。2025年3月6日
业界 特朗普拟废除“芯片法案”,台积电先进制程将涨价至少15% 当地时间3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国会发表讲话时再度抨击了前总统拜登签署的《芯片与科学法案》(以下简称“芯片法案”),表示美国的巨额补贴毫无意义,应该废除“芯片法案”。如果最终该法案被废除,那么作为“芯片法案”的主要受益者——台积电、英特尔、三星等大厂将会受到巨大影响。特别是对于台积电来说,这将导致其先进制程价格大涨。2025年3月6日
业界 台积电对美增加1000亿美元投资,引发台湾业界不满! 美国当地时间3月4日,台积电宣布对美国新增1000亿美元投资,新建3座新晶圆厂、2座先进封装厂以及一个研发中心。对此,有中国台湾产业界人士认为,台积电做法“欠考虑”,使台湾丢掉了“王牌筹码”。也有观点认为,台积电此举将导致在台湾的建厂资金被挤压,同时毛利率和盈利也都将受损。2025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