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紫光集团发布消息,由长江存储实施的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二期(土建)在武汉东湖高新区开工,规划产能20万片/月,达产后与一期项目合计月产能将达30万片。
据了解,长江存储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由紫光集团、国家集成电路基金、湖北省科投集团和湖北省集成电路基金共同投资建设,计划分两期建设3D NAND闪存芯片工厂,总投资240亿美元。其中,项目一期于2016年底开工建设,进展顺利,32层、64层存储芯片产品已实现稳定量产。
在64层3D NAND闪存量产7个月后,长江存储今年4月宣布新的研发进展,其跳过96层,成功研制出业内已知型号产品中最高单位面积存储密度,最高I/O传输速度和最高单颗NAND闪存芯片容量的128层闪存。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到明年上半年量产。
▲2019年9月,长江存储核心厂区 图片来源:长江存储官网
西南证券6月21日分析指出,长江存储一期主要实现技术突破,并建成10万片月产能,计划将于2020年底满产,考虑到国外厂商扩产情况,届时长江存储市全球占率将达5%左右。
“2018年长江存储突破32层3D闪存,与国外差距3-4年;2019年其实现64层技术量产,与国外差距缩小至2年;今年4月,长江存储128层QLC 3D闪存研制成功,若128层年底实现量产,则与三星、海力士、美光等国外厂商技术差距缩小至1年,一期的技术突破任务已基本完成。”该券商分析称。
华创证券分析指出,存储器是信息系统的基础核心芯片,最能代表集成电路产业规模经济效益和先进制造工艺,也是中国进口金额最大的集成电路产品。近些年内存、固态硬盘、显卡价格屡现上涨,根源在于存储芯片掌握在少数国外厂家手中。国产化将降低国内半导体产品成本,并提升上游设备公司订单。
6月9日,基于二季度数据,SEMI(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调整2021年全球晶圆厂设备开支规模的预测值,由此前预估的657亿美元上调至创纪录的677亿美元,预计同比增长率为24%。其中,存储器工厂的设备开支规模最大,预计达到300亿美元。
前述券商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20日,国内设备厂商在长江存储中标数量排名依次为:北方华创(中标56台)、屹唐(46)、中微公司(38)、盛美半导体(18)、华海清科(11)、精测电子(8)、沈阳拓荆(5)、中科飞测(3)、睿励(2),覆盖刻蚀、沉积、检测、清洗、CMP多个领域。
编辑:芯智讯-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