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国内芯片领域“航母”紫光集团破产重整一事有了最新进展。
10月19日,《国际金融报》记者从紫光集团官微了解到,前一日,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主持下,通过网络会议,召开了紫光重整案的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以下简称“一债会”)。在该会议中,债权申报和审查是重点核查事项。根据申报及审查情况,紫光集团等七家重整企业所负担的债务与前期市场判断基本一致,需要化解的债务规模也已基本锁定。
“未来集团司法重整成功的关键在于引入有实力的战略投资人。”根据紫光集团方面的说法,截至9月5日报名截止日,共计七家意向投资人报名参与,“后续,管理人还将进一步核查战略投资人资质、开展尽调与反尽调,并与战略投资人全面深入谈判,优中选优,加快确定最终战略投资人。”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紫光集团尚未详细披露上述意向投资人(以下简称“意投”)的具体身份。不过,根据《财新》相关报道,此次报名参与紫光集团重整的7家企业分别为广东、北京、无锡、上海四地国资、央企中国电子、私募股权基金智路建广联合体以及阿里巴巴集团,目前紫光债务超1000亿元,尚有500亿债务未能确权。
意投竞购
此时,距离紫光集团进入司法重整程序已过去了3个多月。
时间拨回至7月9日,彼时紫光集团突发公告称,其债权人徽商银行以紫光集团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具备重整价值和重整可行性为由,向北京一中院申请对紫光集团进行破产重整。
“我集团将依法全面配合法院进行司法审查,积极推进债务风险化解工作,支持法院依法维护债权人合法权益。”此外,紫光集团在上述公告中一并表示。
一周后,北京一中院裁定受理徽商银行对紫光集团的重整申请,并指定紫光集团有限公司清算组担任紫光集团管理人。自此,紫光集团破产重整大戏序幕就此拉开。
根据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7月20日,紫光集团管理人发布了关于招募战略投资者的公告,报名截至时间为9月5日。根据公告,拟报名参与本次重整的意向战略投资者需要符合具备整体承接紫光集团或紫光集团核心产业的规模和资金实力,具备确定性的投资资金来源。原则上,战略投资者的财务指标应满足最近一年经审计的资产总额不低于500亿元或者最近一年经审计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资产不低于200亿元的要求;在相关产业领域具备优势战略地位或丰富产业经验的,可适当放宽。
同时,战略投资者还要具备芯片产业和云网产业的管理、运营或并购整合经验,具备管理和运营紫光集团核心产业的能力,能够支持和促使紫光集团下属核心实体企业做大做强。
根据《财新》报道,此次报名参与紫光集团重整的7家,包括前期通过第一轮筛选的5家,以及在9月5日报名截止日前新增的两家。前5家分别是代表广东国资的广东恒健、北京地方国企北京电控、代表无锡国资的无锡产业发展集团、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两家投资机构联合组成的智路建广,新增的两家企业,其中一个是央企中国电子,另一个则是武岳峰科创与代表上海国资的上海国盛组成的联合体。
10月19日下午,根据记者获取一份文件,在紫光集团一债会上,申报情况显示,合计1084家债权人申报,申报总金额1868.93亿元,其中普通债权申报1046家,申报金额占比最高近7成,合计1293.82亿元,其次是有财产担保债券43家,申报573.06亿元。另外税务债权申报约2亿元。最终债券审查情况显示,债权管理人审查确定债权1081.81亿元;暂缓确定债权502.99亿元。
同日下午,记者就上述数据真实性联系紫光集团方面,但截至发稿前尚未得到回应。
过度扩张
紫光集团起始于1988年彼时清华大学成立了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即紫光集团前身后该公司改组成立清华紫光集团总公司并于2005年完成改制正式更名紫光集团。
根据资料,目前,集团旗下主要有芯和云两大产业,其中芯产业主要为集成电路,目前有紫光展锐、紫光国微、长江存储、紫光存储等核心企业;紫光云产业主要为云生态,旗下有紫光股份、新华三集团、紫光西部数据等平台。
“赵伟国(紫光集团董事长)偏好资本运作,紫光集团内部管理及战略层面存在一些问题。”根据一位熟知紫光集团的半导体人士的说法,半导体是高投入、长周期的高风险行业,这并不是通过砸钱就能实现的,特别是技术层面,“而且紫光集团铺的面太广了。”
资料显示,自2013年到2019年这短短的6年时间里,紫光集团斥巨资收购20多家公司,多为不同类型的芯片公司。其中,包括2013年以162亿元从美股私有化国内两家芯片厂家展讯、锐迪科,2015年斥资25亿美元收购新华三51%的股权,2018年再以超过170亿元收购法国芯片连接器厂商立联信。
激进的并购举措之下,紫光集团的债台随之高筑。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紫光集团总资产3007.53亿元,总负债2106.86亿元,同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10.12亿元,货币资金505.55亿元,短期借款357.98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388.83亿元。
2020年11月,紫光集团的资金链危机开始显露,彼时“17紫光集团PPN005”成为紫光集团首只违约的债券。
如今,面对着超1000亿元的债务规模,谁将成为紫光集团的“白骑士”?
来源:国际金融报
记者:马云飞 编辑:赵晓飞 责任编辑:孙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