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TOPS!英特尔携车载独显+车载SoC杀入AI座舱市场!

图片

8月8日下午,英特尔在深圳召开“英特尔AI座舱暨车载独立显卡发布会”,重磅发布了旗下首款锐炫™车载独立显卡——Arc A760,凭借高达229TOPS的强劲算力,将助力汽车厂商进入技术前沿,为智能座舱带来极致的生成式AI体验。

车载独立显卡Arc A760:229TOPS

据介绍,英特尔Arc A760是一款车规级的独立显卡(支持-40℃~105℃),拥有28个Xe核心、28个光线追踪单元和多达448个面向AI的XMX/矢量引擎,同时还集成了16GB显存,并支持PCle 4.0×16接口。该独立GPU可提供高达14个单精度万亿次浮点运算,加速时钟频率约为1953MHz,略低于Arc A750的2.05 GHz。在AI性能方面,得益于强大的Xe核心和XMX引擎,Arc A760可以提供高达229TOPS的AI算力,主要面向AI推理。

英特尔首款车载独立显卡Arc A760,塑造下一代生成式AI座舱体验

作为对比,目前高通最强的智能座舱芯片骁龙8295的AI算力仅30TOPS;英伟达目前的DRIVE Orin的AI算力为254TOPS(新一代的DRIVE Thor算力虽然高达1000TOPS,不过要明年才能上市);地平线征程6系列当中最强的征程6P算力为560TOPS(但是是由4个128TOPS的BPU组成);黑芝麻智能最新推出的C1200系列AI算力也小于100TOPS。

显然,从AI算力上来看,英特尔Arc A760在目前的智能座舱市场无疑是一款偏高端的产品,AI性能比肩英伟达DRIVE Orin。而相对于骁龙8295、地平线征程6系列、黑芝麻智能C1200这些SoC来说,英特尔Arc A760不仅算力更强,可以更为灵活的应对各种AI算法模型,同时还具有强大的图形处理能力。凭借强大的Xe图形核心,可支持包括HEVC、VP9和AV1等多种视频格式的解码和编码,再加上芯片级增强硬件虚拟化功能,Arc A760可以同时支持8个独立的4K显示屏同时处理不同的任务,全面满足车内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需求,助力软件定义汽车(SDV)。

据英特尔介绍,Arc A760可以支持本地运行大语言模型,也可以运行3A级大型游戏和各种AI PC应用程序。它还支持3D渲染增强用户界面,还支持最多六个摄像头输入。

英特尔首款车载独立显卡Arc A760,塑造下一代生成式AI座舱体验

随着2023年以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技术的持续发展,目前生成式AI的能力已经越来越强大,并正在迅速进入到智能手机、PC、汽车等终端侧进行赋能。在英特尔中国区技术总经理高宇看来,相对于传统的智能座舱的AI体验,生成式AI在汽车座舱内部署可以带来五大优势:无需依赖网络、即使响应、较低的端到端成本、保护隐私安全、高个性化定制。

而在英特尔Arc A760强大的AI算力支持下,可以赋能全场景的生成式AI智能驾舱体验,比如可以带来AI虚拟副驾、AI出行伴侣、AI商务秘书、AI创意助手、AI健康管家等五大应用场景,其中就包括了15项相关的AI关键能力。

英特尔首款车载独立显卡Arc A760,塑造下一代AI座舱体验

据高宇介绍,英特尔Arc A760可以支持超过140亿参数的大模型在座舱内运行,这样的能力足以支持绝大多数的端侧大模型。而在运行60亿参数左右的端侧大模型时,其首个Token生成的延迟仅58ms,每秒可以生成高达188个Token,足以快速响应用户的各种需求。

功耗方面,Arc A760在满载情况下功耗为225瓦。虽然这个功耗比较高,但是对于汽车应用来说,不是问题。

据介绍,Arc A760将于2025年实现量产的产品,届时将为AI汽车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并将加速汽车技术的进步,为汽车厂商和用户解锁全新的AI座舱体验,开启汽车座舱个性化定制和智能互动的新时代。不过,英特尔并未宣布哪些汽车制造商将使用这款独立GPU。

打造独立算力、可扩展的汽车平台

早在今年的CES上,英特尔就推出了第一代英特尔软件定义车载SoC系列,实际上就是一款车规级的舱驾一体芯片。在芯智讯看来,这款芯片对标的似乎是高通骁龙8155。

具体来说,这款车载SoC似乎是基于酷睿Ultra U魔改而来,采用12核心设计,包括两个性能P核,8个效率E核,以及2个低功耗核心(LP核心),内部也集成了Xe核心,支持4个独立显示屏,最高支持8K分辨率。

SOC内部还集成了NPU核心,算力约8TOPS,还集成了WiFi、蓝牙等功能,以及各种I/O接口等。

英特尔首款车载独立显卡Arc A760,塑造下一代AI座舱体验

Jack Weast表示,该芯片结合了英特尔在AI PC和数据中心领域丰富的技术经验,不仅提供给汽车制造商所需的动力管理和性能可扩展性,还能实现差异化的人工智能功能,适应不同的工作负载和操作环境,该产品将在2024年年底前大批量出货。另外,该芯片支持UCIe的“Chiplet”标准,厂商可根据需要对芯片功能进行灵活扩展,可将其他IP接入到英特尔的产品中,从而支持不同芯片接入同一主机。

图片

正如芯智讯在前面所说的,英特尔的这款车载SoC对标的应该是高通的骁龙8155,不过随着高通骁龙8295的推出,目前骁龙8155已经下放,因此英特尔的这款车载SoC主要面向的也是入门级和中端车型。

随着此次英特尔车载独立显卡Arc A760的发布,高端车型也可以通过部署英特尔车载独立显卡,满足日益复杂的汽车座舱对算力不断增长的需求,利用其带来的强劲算力来获得更多先进功能。由于相关软件完全适配集成显卡和独立显卡,这一方案也将大大简化汽车厂商的开发过程,提高开发效率。

图片

而通过与AI增强型软件定义(SDV)车载SoC系列和车载独立显卡整合,英特尔将为汽车厂商提供了一个开放、灵活且具备高度可扩展性的平台型解决方案,这将为车辆带来更出色、更高级别的沉浸式体验。

图片

英特尔表示,其AI座舱体验展示了一种未来愿景:即车载AI技术在驾驶员、乘客和车辆之间建立起直观且个性化的互动,这不仅将推动个性化驾乘体验的实现,并将优化驾驶相关的操作。

英特尔院士、英特尔公司副总裁、汽车事业部总经理Jack Weast表示:“英特尔的战略是将AI引入到各种类型的设备当中。我们非常开心,能够将英特尔在AI方面的专业积累和庞大的开放AI生态系统引入到汽车行业。眼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迅猛发展的时期,并在先进技术的探索和应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英特尔很荣幸与中国客户和合作伙伴一道,在这片创新热土上推动我们下一代解决方案的落地。”

庞大的生态力量加持

在AI座舱生态方面,得益于英特尔此前推出的AI PC加速计划,英特尔已经通过与超过100家ISV合作伙伴深度合作,汇集500余项特性和AI应用,而这些特性和AI应用可以迅速进入到汽车生态。英特尔通过携手这些合作伙伴,可以为汽车厂商打造非凡的座舱体验提供了一个无与伦比的生态系统。

比如,汽车厂商可以在搭载英特尔软件定义车载SoC之后,继续引入英特尔车载独立显卡来管理更大规模的计算工作负载,并借助统一的指令集来扩展AI功能,从而显著简化开发过程。

在活动现场,中科创达也通过其滴水OS座舱展示了其下一代座舱UI,该产品同时支持7块高清屏幕进行3D图像渲染、6个车载摄像头和交互功能。新的UI将要求极高的3A游戏大作引入车载环境,同时还能运行AI PC丰富的应用程序,实现智能移动办公。

英特尔首款车载独立显卡Arc A760,塑造下一代AI座舱体验

据芯智讯了解,中科创达滴水OS座舱正是基于英特尔AI增强型软件定义(SDV)车载SoC系列和英特尔车载独立显卡Arc A760的组合所带来的解决方案。预计未来奇瑞的一些车型可能会搭载。

另外,合作伙伴智谱AI展示了其AI汽车助手以及在英特尔计算平台上运行的本地大模型(LLM)的强大性能。

通过在英特尔AI座舱中部署强大的AI算法,能够学习驾驶员的驾驶偏好,在无需发出语音指令的情况下,便可自动进行适应驾驶员需求的座舱设置,这将帮助汽车厂商提供真正个性化的体验。通过演示,智谱深入展示了AI助手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来执行复杂车辆控制命令的能力,同时也展现了其在准确回答车辆相关问题方面的高效性。

合作伙伴QQ音乐展示了其AI科技与英特尔车载芯片的深度融合,将大大提升车内听音质量和互动性,为座舱音娱体验带来新发展。在音质方面,臻品母带2.0技术可为普通品质甚至SQ品质的歌曲带来52%到55%的音质提升。在互动性方面,基于QQ音乐AI科技,用户可沉浸式体验AI伴唱等全新车内娱乐模式,实现从畅听到嗨唱的全新座舱音乐体验。

小结:

相对于高通、联发科、地平线、黑芝麻等智能座舱领域的芯片玩家来说,英特尔不仅拥有完全自研的大算力CPU、GPU(包括iGPU和dGPU)优势,还拥有自己NPU,由于这一系列的硬件产品矩阵都是自研的,英特尔还提供了一站式的软件开发堆栈(比如OpenVINO、OneAPI等),即可完成对于各类硬件不同AI算力的调用与协同,可以帮助车厂更好的应对AI座舱的各种需求。

如果说,英特尔多年前错失移动市场的根源在于其x86架构相对于Arm的高能耗,那么在对于功耗并不敏感、对于算力要求更高的车载市场,英特尔虽然此时入场相对较晚,但依然拥有着很强的竞争优势,特别是在生成式AI开始进入到车载端的背景之下。

更为关键的是,英特尔凭借数十年来X86生态的经营以及AI PC加速计划的推动,其庞大的生态优势也有望助力其更快速进入汽车领域。而且,英特尔旗下还有在汽车领域深耕多年的ADAS技术厂商Mobileye,未来双方的产品矩阵也有望实现进一步的协同效应。

总结来说,对于AI座舱市场来说,英特尔这样的重磅玩家的杀入,必然会加剧这一市场的竞争,而能够与之抗衡的恐怕也只有头部的英伟达、高通等厂商。

编辑:芯智讯-浪客剑

0

付费内容

查看我的付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