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中国光谷”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武汉太紫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紫微公司”)推出的T150 A光刻胶产品,已通过半导体工艺量产验证,实现配方全自主设计,有望开创国内半导体光刻制造新局面。
据介绍,太紫微公司的这款光刻胶产品对标国际头部企业主流KrF光刻胶系列。相较于被业内称之为“妖胶”的国外同系列产品UV1610,T150 A在光刻工艺中表现出的极限分辨率达到120nm,且工艺宽容度更大,稳定性更高,坚膜后烘留膜率优秀,其对后道刻蚀工艺表现更为友好,通过验证发现T150 A中密集图形经过刻蚀,下层介质的侧壁垂直度表现优异。
众所周知,光刻胶是半导体芯片制造过程中所必须的关键材料。由于目前光刻机曝光光源一共有六种,分别是紫外全谱(300~450nm)、 G 线(436nm)、 I 线(365nm)、深紫外(DUV,包括 248nm 和 193nm)和极紫外(EUV),相对应于各曝光波长的光刻胶也应运而生,对应分别为,g 线光刻胶、i 线光刻胶、KrF光刻胶、 ArF光刻胶、EUV光刻胶。
从市场占有率来看,全球光刻胶市场主要被日本和美国厂商占据。根据 TOK 和 Fujifilm 2020年的数据显示:
g/i :东京应化占比 25.2%,陶氏杜邦占比 19.1%,住友化学占比 15.7%;
KrF:东京应化占比 31.4%,信越化学占比 21.9%,合成橡胶占比 20.9%,陶氏杜邦占比 10.9%;
ArF:合成橡胶(JSR)占比24.9%,信越化学占比 21.8%,住友化学占比 16.8%,东京应化占比15.8%;
EUV:东京应化占比51.8%,另外合成橡胶(JSR)也有不小的份额。
虽然近年来,随着国产半导体制造业务发展,国产光刻胶厂商也取得了一些突破,但是在中高端光刻胶市场仍是相对较弱。具体来说,低端的中g线/i线光刻胶自给率约为20%,KrF光刻胶自给率不足5%,而高端的ArF光刻胶也是近两年才有所突破,比如彤程新材、南大光电的ArF光刻胶都已有对外供货。至于更高端的EUV光刻胶,由于美国的阻挠,国内目前无法进口EUV光刻机,因此国产EUV光刻胶的开发自然也无从谈起。
资料显示,太紫微公司成立于2024年5月,由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团队创立。团队立足于关键光刻胶底层技术研发,在电子化学品领域深耕二十余载。
企业负责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员、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朱明强表示:“以原材料的开发为起点,最终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配方技术,这只是个开始,我们团队还会发展一系列应用于不同场景下的KrF与ArF光刻胶,为国内相关产业带来更多惊喜。”
△太紫微核心研发团队成员(前排左一为朱明强教授)
太紫微公司致力于半导体专用高端电子化学品材料的开发,并以新技术路线为半导体制造开辟新型先进光刻制造技术,同时为材料的分析与验证提供最全面的手段。
“无论是从国内半导体产业崛起的背景来看,还是从摩尔定律演变的规律展望未来,‘百家争鸣’的局面已形成,光刻领域还会有很多新技术、新企业破茧成蝶,但拥有科技创新的力量是存活下去的必要前提。”太紫微外聘专家顾问表示。
编辑:芯智讯-浪客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