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东部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对部分国家和地区加征对等关税,比如对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欧盟、日本、韩国、越南、泰国、印度和马来西亚等进口商品分别加征的34%、32%、20%、24%、25%、46%、36%、26%和24%的对等关税,美国的一些贸易伙伴最低也将面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但是钢铁、药物与半导体等物项暂时可豁免。

其中,新增的34%对中国对等关税与原本的美国已经对中国加征的20%关税叠加后,则美国对中国征收的总关税税率将达54%,这一税率预计将在4月9日生效。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中国大陆一直是全球智能手机及PC的主要生产基地,美国此番对中国大陆大幅加征关税,这对于主要客户在美国的中国大陆制造商或产能位于中国大陆的外资厂商来说,无疑将会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后续势必需要通过涨价来进行应对,但是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后续订单。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今年2月下旬,为应对美国的加征关税政策,PC大厂宏碁董事長陈俊圣表示,将依照进口时程,规划对受关税影响的产品涨价10%。并预计中国大陆制造的并销往美国的笔记本电脑可能会从今年3月起涨价。
如果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政策生效后长期维持的话,无疑将进一步推动相关厂商将原本在中国大陆的产能转移至美国加征关税相对较低的地区。然而,在美国的此轮对等关税政策当中,近年来备受中资及台资企业追捧的越南,却意外成为了被加征关税幅度的最高几个国家之一,达到了46%!这也使得众多在越南设厂的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企业被坑惨了!
近年来,随着中美贸易战的愈演愈烈,以及印度收紧中企在当地的投资和税务上的各种刁难,众多的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厂商为避免美国对中国大陆制造商品加征关税的影响,开始将部分原本位于中国大陆的产能转移至越南,或者将新增的产能放到了越南,以便于在当地制造产品直接出口欧美。特别是PC、智能手机等电子供应链厂商在越南布局颇多。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TrendForce的预估,2024年全球会有20%成的笔记本电脑来自越南制造。此前业界也认为,随着供应链分散成为头部终端品牌大厂的共识,上下游零组件厂商也必然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对于其他东南亚国家来说,越南在电子制造方面优势更高,除代工大厂的移转外,还有合理的人工成本与相对较高的劳工素质。
据统计,目前除了三星电子等一线大厂持续投资越南之外,鸿海、广达、和硕、英业达、仁宝、纬创等头部台系电子代工大厂都已经在越南投资建厂,同时也带动了众多的台系零部件厂商在当地设厂。
据中国台湾媒体报道,台系的网通设备厂包括启棋、智易、智邦、正文、明泰、建汉、神准等在越南都有生产基地,且不少主要客户都是美国。神准董事长蔡此前也表示,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该公司即暂停越南厂的工程,目前已在美国加州硅谷设立销售据点,而下半年计划在南加州设厂,美国市场占神准营收约60%。
中国大陆厂商方面,目前龙旗、舜宇、光弘科技、立讯精密、蓝思科技,领益智造、歌尔股份、硕贝德等电子供应链大厂都有在越南设厂。京东方、歌尔、舜宇和伯恩光学等企业也已在越南拿下地块,扩大公司在越南的业务。
此外,不少台系厂商也有在泰国设厂,比如广达、英业达都有在泰国厂建厂生产服务器主机。另据台媒报道,目前已经有14家台系PCB板厂在泰国有投资。
显然,现在美国对越南和泰国分别加征高达46%和36%的关税,无疑将会对这些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厂商带来较大的打击。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如果他们的主要客户是在美国,那么想要避免受到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可能将不得不考虑赴美建厂。因为,特朗普这次几乎是无差别的“打击”,能够有一定产业基础的关税“洼地”已经几乎绝迹,除非从其他关税“洼地”进行转口,但这种规避行为可能未来也将会遭到打击。
对此,一些在越南建厂的中资企业主表示,此番影响确实非常大,毕竟之前就是为了避免关税影响才去越南建厂的,结果现在这波美国对越南加征的关税税率比中国大陆还要高,实属始料未及。但是目前只能是先观察观察,因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后续可能会有反复,如果该税率持续维持的话,那就不得不另谋对策了。
台经院产经数据库分析师邱是芳表示,相较于组装厂,零组件大厂要赴美建厂制造的难度相对高,毕竟材料端和其他供应链,“有没有办法整串搬过去,必须先打一个问号”,例如手机、笔电板都是亚洲生产为主,其他零组件也多在亚洲,势必要从亚洲拉货,而在美国建厂除了环保上的要求,临时要建厂,全部都不容易,短期内供应链要移动有困难,但长期一直维持这么高的税率,确实会考虑移动。
编辑:芯智讯-浪客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