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开始,华为成了“网红”,在用户心中的地位蹭蹭蹭地往上涨。
比如在前阵子的首个“中国品牌日"中,华为超过海尔和茅台,成为了网民心中最知名的中国品牌。
这背后很大程度是因为华为手机的崛起,2016年华为的全球出货量达到1.39亿部,位居全球第三。在中国,华为更是拳打三星、脚踢小米,简直大放异彩。
但华为真的这么牛吗?它只是表面看得很风光,实际上有没有暗藏危机呢?
就说刚刚提到的手机业务吧,很多人一定觉得华为赚得盆满钵满,但遗憾的是,华为增产不增收。
数据显示,去年华为手机盈利只有20亿美元,不仅没达到内部设定的25亿美元目标,甚至同比下滑10%,低于2015年的22亿美元。
我想,对这样的无效增长,任何企业头都要大了。
也许是因为利润率太低了,华为手机在想方设法降低成本、提高售价。由此带来了一些负面事件,比如今年以来的疏油层门、闪存门事件,给华为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
除了手机业务,华为的其他两大传统业务其实也面临一定的挑战:
比如运营商业务,目前4G的市场空间已到达天花板,需要寻找新的市场空间;
再比如企业级业务,虽然增长还不错,但目前这个业务占华为公司的营收比例很低,去年所占比率大概只有7%。
有人可能会疑惑,单老师,你这不是在唱衰华为吗?明明人家发展得很好。
各位,我们其实最害怕的就是“很好”这两个字。HTC的董事长王雪红曾经说过:五年内,手机厂商会只剩2家,其中一家是HTC,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互联网时代可以说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纵观那些现在还发展得好好的企业,无疑都是充满危机感的。
比如马化腾说过:“腾讯离倒闭只剩6个月,有危机感才会有胜算。”正是有这一份危机感,腾讯才会紧跟用户的需求变化而转型。很难想象,如果微信不是腾讯内部赛马做出来的,腾讯现在会变成怎样呢。
华为的任正非,也是一个危机感极强的企业家。
每隔一段时间,任正非就要对内部员工发表讲话,讲得最多的就是“华为迷茫了、离死亡不远了”等各种“危言耸听”的话语。
比如在2000年,当时华为以29亿利润位居全国电子百强首位时,任正非发表了一篇文章——《华为的冬天》,大谈危机和失败。现在读来,那些话依然发人深省。
当然,不要以为任正非不停地喊“冬天来了”,就会激励华为的这群狼不断前进。真正有危机感的企业绝对不会只停留在领导人的口头上,更会有相应的危机管理系统和机制。
总的来说,华为的危机管理主要包括3大方面:
一是不断强化价值观,建立起判断机制。
创业初期谁干得好谁干得坏,领导人脑子里清清楚楚,但公司大了,就很难进行考核和评价。华为早在96年就制定了《华为基本法》,目的就是为了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30年来,华为搞了好几次在外界看来惊世骇俗的“变革”。比如:1996年“市场部集体大辞职”,涉及1000多人;2009年又搞了一次七千人集体大辞职;今年年初又出现了“清退35岁以上员工”的事件。
这种人员大变动搁在普通企业里,估计早就爆发危机了,但华为每次都风平浪静地度过。
背后正是因为华为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价值评价、绩效考核和分配体系,当然,其中也包括了“员工持股”制度。
第二,华为不断地完善组织模式,让组织保持活力。
主要的变革措施有3个——高层轮岗制、“铁三角”项目制度和末位淘汰制。这几点我之前也跟大家探讨过,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第三,华为的财务制度一直都是非常稳健的。
华为现任CFO是任正非的女儿孟晚舟,根据她的透露,华为的经营性现金流已经实现了12个月定长的滚动预测,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状态。
我也多次在财务课上跟大家强调过,现金流是让企业保命的,当面临危机时,财务是最后的盾牌,而且对于一般企业来说,要保证在没有任何收入的情况下,保持6个月的现金流才是比较安全的。
值得注意的是,任正非并不像很多老板一样不懂财务。相反,他对财务与审计、财务与业务、财务风险控制的理解,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美国管理大师约翰·科勒说:没有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到商人,不是一个卓越的商人。
但绝大部分企业都是等到遇上危机了,才被迫寻求转变,但往往那时已经错过了发展和变革的最佳时期。
说到底,最好的危机管理其实是预防,是去完善和变革组织制度和发展策略,让企业与时俱进,才能尽可能地避免危机。